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

2021-07-20 来源:农业农村部

2021年7月20日,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[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]:

女士们、先生们,媒体朋友们,大家上午好,欢迎出席农业农村部办公室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。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2021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。我们邀请到了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、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先生,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先生,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女士,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先生,他们将为我们介绍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的提问。下面,首先请曾衍德先生介绍有关情况。

 

[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]:
女士们、先生们,新闻界朋友们,大家上午好!过两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的大暑了,俗话讲“大暑近、农事忙”,目前各地正在紧张有序开展“三夏”农业生产。在此,我通报一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。
 
今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,紧紧围绕中央部署落细落小,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,全力保障“菜篮子”产品有效供给,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,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加固、稳中向好,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:
 
第一,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。今年以来,我们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、第一责任,及早将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,分品种、分区域制定粮食稳产增产方案,一季一季紧抓,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推进,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,夏粮首战告捷。一是面积、单产、总产实现“三增”。今年夏粮面积增加398.2万亩,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势头。亩产367.7公斤、连续3年提高,产量2916亿斤、比上年增加59.3亿斤,均创历史新高。二是品质持续调优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.3%,比上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三是收获损耗降低。小麦机收率超过98%,主产区机收损耗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。此外,早稻收获近七成,也呈增产趋势。秋粮面积增加、长势正常,全年粮食丰收有了较好基础。
 
第二,“菜篮子”产品供应充足。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加大生产指导,强化产销对接,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。生猪生产全面恢复,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、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%,生猪存栏4.39亿头、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.4%。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、同比增加35.9%,供求形势持续改善。同时,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5.7%,牛奶产量同比增加7.6%,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4.4%。蔬菜和水果市场供应充足,价格季节性回落。
 
第三,农业绿色转型持续推进。第四,乡村产业稳步发展。第五,农民收入较快增长。第六,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较快增长。第七,乡村建设扎实推进。
 

总的看,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,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,为“十四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但也要看到,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重大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威胁、生猪生产市场和疫情风险、国际农产品市场不稳定等问题,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。下一步,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强化政策措施,逐项压茬推进,狠抓落实落地,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,高质量完成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。

谢谢大家。下面,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。

 

[总台央视记者]:

据我了解,今年的玉米价格高位运行,并带动了粮价走强,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请问上半年我国粮食市场总体形势怎么样?下半年我国的玉米供给和市场形势又是如何?谢谢。

[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]:

感谢你的提问。近年来,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,库存总体高位,市场运行基本平稳。今年粮食价格受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,呈恢复性上涨的走势。需求拉动是指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有力,宏观经济恢复形势良好,粮食下游深加工、饲用等需求旺盛;成本推动是指化肥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,人工成本、土地成本刚性上升,对粮食价格形成支撑。在三大主粮中,玉米受生猪产能恢复的影响,去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,虽然对稻谷小麦市场有一定带动,但口粮上涨总体上是较为温和的。

 

今年1-6月,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.39元,比去年上半年均价上涨44%,比去年下半年均价涨20%,长势开始趋缓。稻谷、小麦均价同比涨幅都在10%以下,涨幅较为有限,其中粳稻、普通小麦均价分别比去年下半年涨了1.5%和5.5%。随着夏粮丰收上市以及玉米和高粱、大麦等替代品进口到港量的增加,今年秋粮收获前我国玉米市场供给是有保障的,价格高位趋稳的可能性较大,但也要防范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带来的传导影响。由于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明显增加,东北、华北主产区气象条件总体有利,目前玉米苗情较好,预计秋粮上市后我国玉米供给形势将进一步改善。谢谢。

 

[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]:

想问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,年初以来,生猪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,一些养殖户出现亏损,请问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后期市场走势大概如何?谢谢。

[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]:

感谢你对生猪产业的关注。确实如你所说,年初从2月份开始,生猪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,降到6月末,全国集贸市场猪肉的零售价格是一公斤24.6元,这比2020年2月份的历史最高价59.64元降了一半还多。可能大家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猪肉价格确实是便宜了。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,就是养殖利润不断下降,到6月份,养殖场户陷入了亏损,这种局面如果持续下去,既不利于产业长期稳定发展,也不利于猪肉长期的稳产保供。所以,猪肉价格大家都比较关注,价格高了消费者不高兴,价格低了养殖场户不高兴。

 

从目前价格下降的原因看,最主要的还是产能恢复比较好,产能上来了,市场供应也随之增加了。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统计,6月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2200万头,同比增加了66%,这个增量是很大的。除了供应增加,还有一个助推因素,就是在今年年初时受寒潮影响,仔猪成活率有所下降,一些商业机构借势炒作,误导了一批养猪场户,一些养猪场户开始压栏惜售,赌端午节的市场,甚至养殖场户买别人出栏的肥猪,进行二次育肥,结果6月份的市场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价格行情比较高,而是陷入了亏损,所以这也是一个助推因素。

 

针对这种局面,农业农村部连续通过权威媒体发布预警信息,提醒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,加快淘汰低产母猪,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猪粮比价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,并且分两批收储了3.3万吨猪肉。在各方密切配合下,近期市场价格下跌的趋势被遏制住了。7月份以来,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,略低于成本线,大概市场上活猪价格每公斤16块钱。

 

关于下一步市场走势,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。下半年,整个消费会有所增加,但从生产增长的惯性看,猪肉供应也会有所增加。综合两方面因素分析,可能未来一段时期猪肉市场供需总体是平衡的,这种平衡局面要持续一段时间。随着消费趋旺,可能养猪能够回到正常的利润水平,但是要提醒广大养猪场户的是,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了,不要再赌市场,要多关注农业农村部门的官方预警信息,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,做好节本增效的各项工作,特别是不要听信市场上一些小道消息,不要盲目的压栏,要有序出栏,不要再以投机心态来安排生产,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工作。谢谢。

 

[中国三农发布记者]:

大家也看到近两年猪肉价格涨涨跌跌,给生猪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。请问农业农村部在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上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?谢谢。

[辛国昌]:

感谢您的提问。对猪价涨跌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,首先要明确的是,生猪价格波动本身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表现,但是大起大落对行业发展、对群众生活、对稳定物价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。所以,抑制和缓解猪周期,避免猪贵伤民、猪贱伤农,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课题,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:

 

一是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。这一轮生猪产能恢复时间比较快,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,地方层层压实责任,恢复成果来之不易。要继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,保持用地、环评、金融等基础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,继续压实地方的稳产保供责任,防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“翻烧饼”,营造有利于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。同时,也要抓好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,加强技术指导服务,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配制工艺,帮助养猪场户在低谷期节本增效,渡过难关。

 

二是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。在2019年我们建立了规模猪场的直连直报系统,可以准确掌握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18万家规模猪场每个月的生产变化情况。下一步,要进一步加强生产与市场的监测预警,加强信息发布服务,使养殖场户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,理性调整养殖规模。特别是推动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的调控指标,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的触发机制,现在这项工作正在做。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,要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兜底保障作用,稳住基础产能,避免生产大起大落。产能调控和发展改革委牵头的猪肉储备调控两方面结合起来,来遏制市场大起大落的问题。

 

三是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这是着眼长远的一项工作,在2020年9月份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这是未来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,我们要按照这个《意见》要求,加快建设现代生猪养殖体系,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,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,支持龙头企业帮带中小养殖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实现增产增收。同时,要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,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,实行闭环管理,及时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。还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生猪产品加工流通体系,优化屠宰加工的布局,还要促进养猪业绿色循环发展,以粪肥还田利用为重点,推进整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。谢谢。